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200架无人机,收获26项竞赛冠军!他用“创新”描绘梦中的那抹“蓝”
in 行业新闻 by zhoushuang
从小向往蓝天立志投身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来到南航后他自主设计航模参加航空航天竞赛斩获国内外26项大赛冠军如今,他正探索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努力为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他就是机电学院博士生刘舒霆校长单忠德院士为刘舒霆颁发校十大杰出青年荣誉证书刘舒霆对航空模型的兴趣来源于成长过程中父亲的鼓励和引导他的父亲曾是一名乡镇初中的物理老师虽然生活清苦但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航空模型爱好者经常利用收音机、旧电动机和废旧泡沫制作航空模型刘舒霆与父亲一起玩航模从初二开始他的父亲便带着他一起DIY航空模型整个中学时期刘舒霆的课余时光几乎都与蓝天为伴6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制作并飞行了超过200架各类气动布局的航空模型“从那时起,筑梦蓝天似乎注定成了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刘舒霆说刘舒霆制作并成功飞行的航模2011年,刘舒霆抱着自己制作的波音787模型来南航被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录取一进学校,航模队就成了他在南航的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家在本科期间,刘舒霆为航模倾注了100%的业余时间同时,他也保持着高绩点的优异成绩连续4年综合排名位列年级第一“我把别人睡觉、吃饭、休息娱乐的时间全部用起来了”刘舒霆设计的航模和无人机2013年,刘舒霆参加了航空工业杯国际无人机大赛他和同伴巧妙地将高速固定翼飞机和长航时动力翼伞结合形成了高低速兼顾的无人机“秋叶使者”可就在比赛前原型机却因舵面机械故障失控坠毁此时距离比赛已不到一周的时间无人机“秋叶使者”刘舒霆在大赛现场讲解航模性能这次打击没有让刘舒霆气馁他重新设计了机体结构不仅制作难度大幅简化还取得了更优异的飞行性能最终,他和同伴组成的本科生创新团队在130支比赛队伍中拿下创意比赛第6名的好成绩刘舒霆参加国内外各类航空航天竞赛来到南航至今刘舒霆设计的航模先后在国内外航空航天竞赛中斩获26项竞赛冠军累计获得45万的奖金特别是在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中刘舒霆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来大学前我熟悉的是如何按图纸制作航模本科期间的竞赛让我初识了创新的魅力和乐趣”刘舒霆说进入大四,刘舒霆参加了李迎光老师指导的创新基金项目在与李老师交流“秋叶使者“创意时李老师问“这么好的方法,别人做的怎么样?”这一问题激发了刘舒霆对创新的反思经过系统的资料查阅他对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在本科时我更关注实现某个Idea但好的Idea是需要回答在多大范围内创新?实际贡献是什么?”随后他加入李老师的研究团队攻读博士学位聚焦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刘舒霆说“希望可以通过创新解决一些问题为行业、为国家做出长期和普适的贡献“在研究的路上李老师给予刘舒霆的帮助是最大的“老师始终保护着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李老师的启发下刘舒霆探索了一种复合材料自由悬空3D打印技术“我们想尝试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这是他在博士期间的第一项研究工作刘舒霆团队研发的复合材料自由悬空3D打印技术但研究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番风顺的在研究微波固化技术时碳纤维屏蔽微波的原理问题让刘舒霆和团队陷入了沮丧“李老师面对这个难题总说科研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乐观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一次偶然中,他们意外发现了金属结构和复合材料组合后的局部加热效应经过不断的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加热方法成功实现了碳纤维复材零件的微波加热刘舒霆登上国际舞台,代表中方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举行的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获得全场第一名,中方总冠军荣誉丨学校荣获第三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最高奖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几年间,刘舒霆在复合材料领域期刊上发表了8篇SCI论文获得了同行400余次的引用同时,他还申请了包括1项国际PCT专利在内的14项国家发明专利“能从事航空航天重大背景的研究工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2019年,在学校的支持下刘舒霆开始尝试技术产业化他和团队通过参加竞赛进一步收获了对创新的认识“希望能将我们的技术搬出实验室真正服务于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制造领域为行业做出贡献”刘舒霆说刘舒霆和团队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刘舒霆所在的团队成立了“航智“纵向党团支部身为高年级博士他也将创新经验不断带回团队中持续营造创新的团队氛围他的师弟师妹先后获得“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顶级赛事的奖项和荣誉在未来刘舒霆对个人的规划是持续从事创新研究工作从小种下的飞行梦让他时刻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说:“科研前路漫漫我将始终秉承着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持续奋进”企业简介吉林龙航无人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公司是一家以无人机研发生产、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无人机行业应用服务、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为主营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在长春和沈阳拥有超过100万平米专用无人机飞行空域、2000平米无人机实训教室、独立的无人机运营中心和无人机技术服务中心,超过100架的各类型无人机,可满足各行业的无人机培训及应用需求。公司始终秉持“专注务实、拼搏进取、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一直致力于为各行业培养优秀的无人机技术人才及提供优质的无人机解决方案,现累计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服务行业涉及公安、应急、消防、交通、电力、水利、气象、环保等领域,现合作单位包括: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吉林省交通厅、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等100余家,合作院校包括: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省东北亚教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吉林省劳动技术学校、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所。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研发满足各行业需求的无人机产品、创新无人机服务、培养更多的无人机专业技术人才,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加快推进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我们的专业力量。吉林省无人机实训基地:长春市卡伦经济开发区老街3555号吉林省无人机运营中心:长春市净月区阿里云创新中心1401室 吉林省无人机技术服务中心:长春市北湖经济开发区盛北大街3222号辽宁省无人机培训基地:辽宁省沈阳市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编辑:周佳慧审核:周 爽扫码关注我们